103章 广东王的担忧(求订阅收藏红花!)_抗战之红色军神
无奈小说网 > 抗战之红色军神 > 103章 广东王的担忧(求订阅收藏红花!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03章 广东王的担忧(求订阅收藏红花!)

  恋上你看书网

  103章广东王的担忧(求订阅收藏红花!)

  (本故事纯属虚构,请勿模仿!)

  “司令,这可不是我要设置这么多,这是风一布置的。而且……”

  “而且什么?”

  “而且,风一还说过,这个机构肯定会遭到首长的置疑,如果首长置疑,你就问问首长:他到底需要什么?”张光陆说这句话时,态度异常恭敬。

  张光陆离开独立支队前,仅仅是一个侦察排的副排长,可是,半年之后回来一看,原来的排长现在已经是教导旅旅长了,而其他同仁也是师长、副师长了;原来的数百人的小游击队,如今成长为十数万的一支铁军!如果张光陆没有脑残,他就一定会明白,这一切都有赖于司令的神奇运作,他的一切,独立纵队所有的一切,都是司令创造的。也因为如此,张光陆即便身怀千般本事,对武司令员,也永远怀着一种敬畏的心理。

  听到张光陆如此解释,武爱华沉默了。

  是啊,我到底需要什么!

  我到底需要什么?对此,武爱华审视穿越以来的作为,觉得在这个问题上,自己一直都是清醒的,那就是要圆一个“梦”,圆一个自1840年以来所有中国人都曾有过的“梦想”。

  要圆上这个“梦”,就必须要有付出!对此,武爱华也是清醒的,武爱华愿意付出并正在付出着。也因为如此,在独立纵队,武爱华放弃了很多该拥有的东西;在整个大势上,主动与中央联系,主动归队,这是武爱华深知个人的力量再逆天也是有限的,必须要有一个团队,而在当今这个时代,中g显然是一个很有朝气的团队。

  要圆上这个“梦”,就必须要有坚持!对此,武爱华同样是清醒的,因为只有他才知道历史真正的走向,他就是这个时代的“先知”。

  既然这样,为什么风一会有如此一问?再说自己是宿主,风一这种话语明显是“犯上”,作为“智能机器人”,不会做出如此明显“不智”的事情吧。

  这个问题到不宜在“下属”面前显得无知,“我需要什么,呵呵,我当然知道。情报部的内部机构设置,就按风一和你的主意办了!”

  不过,武爱华当晚却失眠了,他隐约觉得风一提的这个问题,很有可能是自己从未注意或思考过的问题,同时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。

  那会是什么呢?

  是夜,台风肆虐,暴雨倾盆。武爱华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,心思却飞到了那些建筑工地,说不定这场台风暴雨,会让刚刚修筑好的路基遭到毁损,不但耽误工期,还劳民伤财。

  突然,武爱华脑海里划过一道闪电!他隐约把握到了风一问题的关键,这就是“牺牲”!

  要奋斗,就会有牺牲!

  个人要奋斗,要“圆梦”,个人会有牺牲;一个民族要圆梦,这个民族就一定要有牺牲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任何事物都有成本,都有代价。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,对个人是如此,对一个民族来说何尝不是如此!

  这种牺牲包括人力、财力、鲜血、生命,甚至是几代人的鲜血与生命!过去,武爱华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如何努力,如何适应这个时代,也即个人如何付出,这种考虑不能说错了;但是,对于圆上那个百年梦想的成本,武爱华却似乎没有考虑。而这个成本,却不是武爱华个人能够承担的,整个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,显然需要整个民族的付出和牺牲!真实的历史,不正是这样的吗?

  只不过,最终实现的那个梦想有一些缺憾。这种缺憾就是,当我们在给自己后代讲述祖国历史、祖国疆土时,我们无法面对后代的询问:“既然是被列强抢去的,为什么不去抢回来呢?”

  也就在这时,武爱华明白了“风一”的构想。

  作为智能机器人,服从主人的命令是他们的天职,但是,在“思考”这个世界时,个人习惯从自己的眼前所闻所见出发,而智能机器人没有什么得失观、道德纲,所以他本能地就从“星球”的角度出发了。因为,他的主人就生活在这个星球之上,机器人对于国家、民族也许没有概念,但对于如何帮助主人在星球上谋取利益,获得一定地位却十分清晰。

  ……#……

  粤东战役后,蒋介石按兵不动,正中武爱华下怀,正好趁机扩红练兵,但很快,武爱华就获得了有关国民政府的情报,原来,蒋并不是被打怕了,他也在练兵。

  武爱华作为国防学院高材生,对民国这段军事史可以说如数家珍,蒋介石能够练出的兵,也不过就是德国军事顾问团搞出来的德械师,而且是打了“折扣”的德械师。这样的军队,与日军的战力比当在5:1甚至10:1左右,即5倍于日军可勉强一战,但胜之无望。

  随着情报的增多,武爱华也分析出来了,蒋介石准备举全国之力,来一盘豪赌,一战定东南!

  但是,蒋介石能够成功吗?他的德械师,所有的枪炮都要从德国进口,时间上至少要三到六个月,而仓促整编出来的德械师,又有多大的战斗力?

  也因为如此,才有武爱华利用难得的半年战争间隙,大力扩红,大力练兵,大力改善民生,大力发展经济,到最后,虽然军队总数可能无法与蒋介石相比,但其军队的战力却不是蒋介石的军队所能抗衡的。

  譬如,国军系列中,并没有装甲战车部队(国军第一支战车部队1937年4月在南京方山建成,只有一个团的规模),而武爱华的部队,除了师有战车团,每个战车团有72辆“t-12”型冲锋战车外,还组建了一个装甲旅,装备的却是更高级的“t-24”中型战车,数量高达288辆。战车,坦克,被二战史证明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突击力量,除了重炮和飞机轰炸之外,并没有特别好的防护办法。

  譬如德械师中,最强的火力是75mm克虏伯山炮或福博斯山炮,另外还配装有37mm、20mm的小口径火炮以及82迫击炮,但是,德械师只配备了一个炮兵营,其中75山炮只装备了一个连(4门或6门)。这点火力,根本不能与独立纵队陆战师的一个炮兵团相比。

  相比于国军,独立纵队在火炮、战车、作战飞机三项具有绝对优势,不只是数量具有绝对优势,而且质量也具有绝对优势。

  所以,武爱华并不担心国军来攻。

  随着1935年一天一天地过去,蒋介石的战略就算是路人也看明白了,福建方向,集中了10个整编师,而且是他的嫡系部队;江西方向,同样集中了10个整编师及大量的地方部队,这是要左右夹击独立支队,逼迫独立支队跳海啊,如果独立支队不跳海,那么就只有向粤中、粤西方向转移了,难道,又要来一盘“新的长征”?

  这个战略思路,如此浅白,但又如此厉害,不止是蒋介石集团的人看得清清楚楚,就是各地方实力派也看得非常清楚。

  分析得最多,看得最清楚的莫过于广东的陈济棠政治军事集团。

  1935年5月下旬,粤东战役一败涂地,陈济棠当时如云里雾里,一下子被打懵了,后来的谈判主要是由余汉谋和李扬敬两人拿主意,他只是点头同意而已。

  在双方达成的协议中,红军独立支队要给陈济棠搞100门75mm山炮,200门60迫,400挺mg42班用机枪,当时并由陈济棠的副官开具了一张50万美元的订金。

  在陈济棠看来,这个“协议”红军根本没有执行能力,那50万美元也是看在武爱华爽快答应放回3万俘虏及退还部分枪支以及没有过分为难自己等人而给的赏钱罢了。

  谁知一个月不到,那个武爱华的年轻人就搞来了30门山炮,60门60迫和100挺班用机枪以及相应的弹药,让陈济棠准备好钱款,就在两军交界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

  这一下,把陈济棠给惊醒了,当看到崭新的火炮和机枪堆放在军用仓库里时,陈济棠抚摸着火炮那瓦蓝色的钢管,心里直叹,自己败得不冤,败得不冤……

  敢把这么珍贵的军火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卖予自己的人,能怀疑别人的实力吗?也许,粤军中不乏有人想拿到这批装备后,再与红军一决高低,但陈济棠是再也不会有这个想法了。自第一批枪炮之后,陈济棠派了一个亲信副官专门坐阵梅州负责与红军联系,而本着对等的关系,红军也派了一个三人小组进驻广州。这样,双方算是建立了联系。

  但是,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的练兵及调将,并重兵云集福建和江西两个方向,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。红军是强,可是,能强过已经武装到牙齿的中央军德械整编师吗?陈济棠内心充满着忧虑。

  陈济棠的忧虑并不是忧虑红军失败,而忧虑的是红军不敌会退入粤中甚至粤西,到时自己要么奋起反击,要么让红军过境。但是,这两种选择对陈济棠来说都是极其痛苦的。前者,双方极有可能两败俱伤,同归于尽,这个,很符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的利益;后者,中央军同样可以尾随而入,这样,在广东大地上就会出现粤军、红军、中央军三支大军,这个局面,同样是灾难性的,陈济棠自问承受不起。

  (国王不是很明白,为什么有些朋友订阅了本书,却没将书放入书架呢,是嫌麻烦还是其他原因?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nxsw.cc。无奈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n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