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4章 卢沟桥,血始烧_抗战之红色军神
无奈小说网 > 抗战之红色军神 > 134章 卢沟桥,血始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34章 卢沟桥,血始烧

  恋上你看书网

  134章卢沟桥,血始烧

  (本故事纯属虚构,请勿模仿!)

  一位老绅士感叹道:“这是多么威武而强大的军队啊!如果我们以前就有这样的军队,中国何尝会被列强欺负啊!”

  一位小伙子对身边的同伴说,“水娃,我决定了,我要报名去参加红军,我要去开战车!”

  “阿奎,就你?我可听说,开战车得有小学毕业水平呢,你才念了三年书,根本就没机会。”叫水娃的反驳道。

  “水娃,这你就不知道了吧。参加红军,可在部队上学文化,我要不了两年,就能赶上那些战车手,当年我们读书,你可是不如我的哟。”阿奎自信满满,还不忙“弯酸”下一同伴。

  “好,我陪你去报名,我不当战车手,我当个机枪手总可以吧!”水娃其实早就想去当红军了,可水娃他爹总以二娃年龄太小,走了家里没劳力为由,阻止水娃当兵。水娃心想,等弟弟长大了,自己岂不是老了,还当什么红军啊!

  阿奎看了看水娃的身板,“嗯,还行!我可听说,那转盘机枪扫射起来突突突突的,可带劲了!”

  “爹,我要上学读书,长大了也要当红军!”就在这时,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在阿奎和水娃身边响起。

  孩子的爹看了阿奎两人一眼,先歉意地笑了笑,才回答孩子,“好,等秋季开学时,爹就送你去读书。”

  因为江西、福建两省,这两年到处都是建设工地,就业十分火爆,只要家有青壮劳力,又勤劳肯干的,都算小发了一笔。一年下来,就算再不落钱,也要落过三、四十元,而且,抗日民主政府的税赋又低,民众的日子与两年前相比,那真是一个在天上,一个在地下,而家家户户都送子女上学读书,则逐渐成了两省民众的时尚追求。

  武爱华重视教育,但是,武爱华并没有轻易地推行义务教育,而只是对孤儿、特别贫困家庭进行减免,但也仅限于小学和初中。进入高中或各专门学校,即便是孤儿也是要交学费的,武爱华只不过采取了“无息借贷”的方式进行助学而已。武爱华相信,只要自己在世一天,就绝不会出现那种赖账不还的情形。

  武爱华认为,义务教育并不是包医百病的良药,后世中国推行义务教育,有其深刻的背景,那就是长期的工农产品价格的“剪刀差”,让农民家庭长期处于赤贫状态,根本就无力支付即便几元钱的学费。民国时代或更早的时候,一些父母为了送孩子上学,往往变卖田产、房产,可后世的农民,又哪有这两样可卖?

  长江岸边这些人的对话,只是这个时代的小小浪花,数万大军有如钢铁长龙,隆隆轰鸣着向北而去。

  自然,九江城边上的这一幕,也被闻讯赶来的记者给抓了个正着,他们的相机咔咔地拍个不停,其中不乏带有特殊目的者。但是,武爱华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,请媒体记者,请那些带有特殊目的者,将红军的威武,将我华夏的国力展现给世人看看。

  此时,适当展示自己的力量,并不会将该来的敌人给吓跑。一个国家国策的制定,并不是三几天的事情,并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。

  事实上,武爱华已经得到情报,日军准备于近日挑起事端,大举入侵中国。

  7月3日下午3时,“先遣支队”抵达延安之北的川口,武爱华带着卫队,辞别延安,准备经米脂,到达陕北最北端的府谷,然后折头向东,直插京郊。从地图上看,这段路程约有750公里,武爱华计划用5天时间赶到。

  此时,已经实现全机械化的中央警卫2师、教导师部队每天前进150公里,只要后勤辎重能够跟上,基本上没什么问题。

  后勤辎重也确实没有问题,陕北红军,从1936年底开始拥有了100辆“重龙牌”载重卡车后,到目前为止其载重卡车已经有近千两了,其中约400辆就被红军总后勤部掌管着,只是轿车的数量依然只有30辆,能卖钱,武爱华还是主张先赚外国人的钱才是正道。

  后勤辎重的第二个保障是武爱华随时准备进行空投给养。在这个时代,武爱华已经掌握了空中优势,基本拥有了制空权,就要将这个优势和权利充分发挥,后世有句话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,有在行军打仗上同样适用。

  正当武爱华率领红军精锐“先遣支队”昼夜不停地向北平近郊赶去的时候,卢沟桥事变,在日军侵华大本营和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的策划下,进入了倒计时!

  在原本的历史上,“七七事变”前,华北驻屯军的司令是原日军第1师团的师团长田代皖一中将,但是武爱华的“雷霆战役”让日本提前坚定了征服中国的策略,而香月清司这个侵略中国的元凶,也提前上任了。

  说香月清司是侵华元凶,一点也不为过。早在1928年,北伐军进军山东时,香月清司就向日本大本营提议,将驻东北的一部分日军,急速调往山东,对北伐军横加干涉,不但开了以武力对华进行干涉的先例,还酿成了著名的“济南惨案”。

  1937年6月下旬,驻丰台的日军河边正三步兵旅团,开始频繁地在卢沟桥一带进行军事演习。

  7月7日夜10时,日军谎称演习时走失一名士兵,要求跨过卢沟桥进入宛平城搜查,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驻军的拒绝,于是日军悍然向我桥头守军和宛平城开炮,时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下令还击,卢沟桥事变正式爆发!

  本来,武爱华以为自己的穿越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,历史有可能改变,在一年多的时间都在思考,日军会在哪儿动手呢?后来,情报证明,日军依然会选择在华北动手,而且地点竟然也是惊人的巧合。

  与历史有所不同的是,此时日军在丰台的驻军并不只是河边正三旅团下属的一个大队,而是整整一个旅团,人数高达8000人。历史上,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事端,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行动时,日本皇室、内阁包括陆军部并未做好准备,侵略战争是由下级军官发动的。但这次,日军似乎准备好了!

  其实,在“七七事变”的前一天即1937年7月6日,河边正三步兵旅团下属的清水节郎中队,就全副武装,要求通过宛平县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。但遭到了吉星文的拒绝,双方相持达十余小时,至晚,敌人才开始退去。

  史料记载,日军遭到反击后,竟然派兵杀害219团执勤官兵并将卢沟桥北桥头堡占领。吉星文十分愤怒,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。因为卢沟桥一旦失守,整个平津局势将动荡不安。7月8日晚,吉星文与三营营长金振中(后来加入了中g),组织敢死队将占领桥头堡的几十名日军全部消灭,日军吃了亏,疯狂向中方阵地炮击,企图再次夺回桥头堡,但日军的目的暂时未能得逞。

  中日冲突开始逐渐升级!

  卢沟桥打得枪炮齐鸣,硝烟弥漫,但武爱华却并不急躁,依然坚持正常速度行军。中华民族的血,才刚刚开始燃烧;一个民族要凤凰涅槃,浴火重生,仅靠29军的219团,仅靠吉星文,或仅靠武爱华的部队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
  如同历史一样,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天,中央就向全国发出通电,呼吁全国各党各派,“团结起来,一致抗日!”

  也就在这时,三位历史伟人完全相信了武爱华笔记本电脑里面的记载,同时也深感庆幸,这台“神器”竟然会落在自己的阵营里。

  因为武爱华向三位历史伟人解释的是,独立纵队及其特种兵的训练方法,以及一些科技和创业构想,就是从电脑中学来的。当然,武爱华早就将有关自己的一些文字、照片给拷到同时穿越过来的移动硬盘上了,否则,武爱华很难自言其说。

  1937年7月8日晚11时,武爱华率领“闪电”部队一线战士778人及“箭鱼”突击队501人抵达距宛平城约七华里的李家峪。至于中央警卫2师和教导师,即便是机械化部队,因为辎重繁多,也被拖后约5个小时的路程。

  “报告司令。总部来电,询问我军位置。”武爱华还没来得及在自己布置好的帐蓬里坐下来,通讯副官就来报告。

  “回电:我已到达预定位置,首长勿念。”武爱华头也不回地说道。因为此时,他正在和申仁一起,挂一张巨大的地图。虽然武爱华的“全息地图”依然起着作用,半径30公里的敌我状况一目了然,但武爱华还是很喜欢这种传统的图上作业模式,再说,也得在战士们面前表明,自己并不总是神棍,之所以知晓敌情,那也是从地图上“分析”出来的。

  “报告司令。闪电部队请求出战!”刚挂好地图,“闪电”部队长李雁冰又闪进了帐蓬。

  “出什么战?坐下,先喝杯茶!”武爱华指了指地上的垫子说道。

  ps:昨晚喝高了,回来倒上床便睡。凌晨3点酒醒,忍着头疼码了一章上传。每日三更,任务重啊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nxsw.cc。无奈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n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